梁仁超说:“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刘露梅说:“幸福感倍增,这几天是值了,小伙伴们好样的!”侯丹慧说:“一个特别不错的经历,‘小葵花’们都很棒,希望有机会再来社区。”冯志浩说:“下午徐爷爷竟然要请我吃饭!挺意外也挺感动的,大爱这次实践活动。”……
在电子信息学院团委书记华梁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第一批“小葵花”志愿者、2013级学生们在QQ空间发表的“说说”截图。那时,华梁以学生党员为班底成立了“小葵花”志愿服务队,对她来说,2013级学生是“小葵花”服务队的第一批志愿者,这些截图就是曾经和同学们一起为志愿服务发光、共同成长的重要见证。
“小葵花”向阳而生 助老扶幼暖社区
向日葵,充满热烈的阳光和对光明的向往,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小葵花”志愿服务队的命名正是借此寓意,向阳而生,播撒温暖。曾有过“三支一扶”经历的华梁,深知社区对于青年力量的渴求,她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聚焦社会需求,带领学生党员走进社区,凸显专业实践,开启精准帮扶。
2014年7月24日,“小葵花”志愿服务队驻湛山社区志愿服务站正式揭牌。服务队瞄准孩子以及老年人对于当今科技的相对滞后性,以“关注社区老幼人群,智能生活进社区”为主题,走进社区、服务社区、融入社区,将大学生所学的文化知识与社区老幼两代人的需求有机结合,开展以“科技助老、信息扶幼”为主的志愿服务。
在湛山社区服务期间,“小葵花”服务队成员教社区老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教他们用淘宝购物,上网阅读新闻、查询公交等,其中有一位老人学会使用QQ后,竟然在上面联系到了多年前的好友。除此之外,“小葵花”服务队还设置了专门针对小孩子的精品课程,像flash动画制作,logo语言和中国古诗鉴赏等。在第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后,“小葵花”志愿服务队开始将志愿服务常态化,他们推出了分别针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朝阳”、“暖心”板块,以及针对弱势群体家庭的“红飘带”志愿活动。通过与被服务家庭结成固定对子,“小葵花”服务队每隔一段时间上门进行志愿服务。
2014年到2015年期间,“小葵花”服务队坚持每周走进一次社区,受益老年人共计800人次、青少年1000人次,结对帮扶家庭4户,受到了社区广大居民的热烈欢迎及社区、学校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青岛电视台新闻频道、党建频道、中国网、大众日报等多家央级、省市级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小葵花”成为了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还斩获了2016年“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谈起“小葵花”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华梁说,“‘小葵花’成长过程中也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困难,当时也没觉得一定要做成什么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收获就行了;对于社区来说,真的能帮助到他们就行了。”华梁认为,通过志愿活动感召学生,以公益行动回报社会,而学生们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汲取营养,化作成长的力量。
线上直播与支教 带货助农援鲁喀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交通运输受阻,部分乡村农产品也受到影响,采购量下降,造成一定程度的滞销。在这一社会需求下,“小葵花”选择以“线上直播 爱心助农”的形式,帮助推动农产品销售。
“小葵花”志愿服务队来到莱州农村,帮助当地农民销售蔬菜花卉。十人组成的“小葵花”志愿服务队形成了高效配合的分工:一人负责出镜直播“带货”,三人负责与农民对接,了解农产品的相关情况,反复确定直播的播出效果。此外,他们还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B站的媒体账号,三名同学负责后台运营,对消费者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剩下的同学则负责对农产品进行直播宣传。
自开展活动以来,“小葵花”共主持了6场淘宝直播,推出了20多件产品,其中包括四川安岳柠檬、云南文山三七、河南南阳山茱萸、新疆和田红枣等。“小葵花”志愿服务队的直播带货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次直播大约在两个小时左右,直播的流量总和达到了3000多次。虽然疫情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农产品的滞销问题,但“小葵花”志愿服务队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贡献来自青大青年的力量。
疫情期间,“小葵花”志愿服务的脚步从未停下,线上支教渐渐成为“小葵花”志愿服务的一个常规化板块。针对国家“双减”计划和社会需求,一支十人组成的“小葵花”志愿服务队加入了校团委的“鲁喀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开发讲授“C++”等与电子类专业相关的课程,并在线带领孩子们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让孩子们对编程建立初步的了解,激发他们积极探索新知识、探索科技的兴趣。
探索中前进 志愿服务不停息
在线上志愿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小葵花”志愿服务队的线下志愿工作也齐头并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团队成员前往莱州军休所慰问采访了老军人。老军人们回忆起抗战时的经历,向他们讲起当年的故事。90多岁的老军人们依旧不减当年的锐气,他们“以身许党”的诺言和行动,无一不感动着志愿者们。姜妍昕表示,在那次活动中聆听了爷爷们以前英勇作战的故事,让自己感觉到现在年轻人们舒适的、无忧无虑的生活真的来之不易。
此外,由于“小葵花”志愿服务队一直秉持“专业+志愿服务”的模式,团队致力于将VR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2018年7月,团队以“科技助农 信息扶幼”为主题,前往寿光向农民宣传农业科技,向孩子们展示VR技术,并对当地农业科技化状况进行了调查。
去年寒假期间,团队前往莱州朱桥镇进行以VR助农为主题的宣传体验活动。在当地干部提出困境——农村嫁接技术练习成本过高时,“小葵花”志愿服务队经过讨论,最后萌生了一个想法:利用VR技术制作仿真模拟器,给村民提供平台。戴上VR眼镜,用模拟植物生长的过程,让村民们体验到全新的VR世界。在此前提下,村民们既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又可以缩短评判嫁接技术好坏所需要的时间。创意的提出者王心悦有激动、有感动、有触动:“活动不仅能帮助困境中的农民,也让我们更加了解社会,并能在团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最终提高能力、丰富见闻、获得成长。”
适逢建团百年之际,“小葵花”志愿服务队开展了“采访100个身边的优秀团员”的活动,活动从寒假开始,与“云支教”相结合,力求让团员精神深入学生心中。采访的优秀团员遍布五湖四海,来自不同岗位。队员们发动身边亲友,寻访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的有志向、有作为的青年团员代表进行采访。负责本次活动的刘艺静表示,本次活动旨在讲好团员故事、传承团员精神,同时呼吁青年们树立崇高理想信念,鼓舞更多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目前进行的都是线上采访活动,但进度仍在有序推进。对一位青大校友的采访,让刘艺静深受触动——他于2013年加入共青团,毕业后放弃优越的工作机会,自愿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目前服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乡村基层。“这次采访让我深受鼓舞,更感团员的责任之大,也更深刻地领悟到了‘小葵花’本次活动的意义——让更多青年看到共青团的精神与力量!”刘艺静说。(学生记者:杜敏,林巧惠,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