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学院

青岛大学微纳技术学院简介

青岛大学微纳技术学院成立于20185月,是依托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举办的现代产业学院,青岛大学设立的首批五个现代产业学院之一。学院由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产业之父、原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芯国际创始人、首任董事长兼CEO张汝京博士任终身名誉院长(兼讲席教授)。微纳技术学院依托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收微纳英才班本科生,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求创新、强实践”的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创新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相融合,以大学通识教育为基础,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化训练,实现“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机结合。学院将“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已列入了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作为学院办大学的基本方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任务,出台了推进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保障制度:《微纳技术学院关于深化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微纳技术学院关于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微纳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创新型应用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应用型创新微电子人才的培养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青岛大学微纳技术学院拥有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EDA、集成电路工艺仿真、集成电路器件仿真、集成电路微纳工艺、微纳芯片检测分析等7个微纳器件与集成电路加工研究室,设备总值2200多万元。20187月青岛大学与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签约共建了一条价值40亿元的8英寸芯片校外研发实训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0人,教授13人,副高职称20人,博士40人。学院在校本科生540多人。学院近年来承担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服务地方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研发经费总额达3992万元。2018年学院集成电路与微纳技术新工科实训平台立项,项目经费2200万元。发表SCI/EI检索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5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电子科学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学院负责人简介

迟宗涛教授,男,1964年3月出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1984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访问学者,青岛大学三级教授,原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现任青岛大学微纳技术学院院长,青岛市微纳器件与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山东电子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电磁计量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认证专家,山东省迟宗涛集成电路科普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国家基金委评议专家,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评审专家。2002年起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钟华研究员合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量子化霍尔器件研制》,2005年起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交流电阻标准的研究》,2006年起承担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计量基标准体系完善和共享”之子项目“电磁与量子计量基标准体系完善和共享”,2007年起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之子课题《能量天平光电测量信号的整合与传输》,2011年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量子化霍尔器件及其量子化特性研究》。2008年-2022年主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计算电容模型系统的仿真建模测试计算》等系列项目30余项,2016-2022年主持《太赫兹相机研制与开发》、《雷达信号处理模块软件开发》等横向项目。2007年12月本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EI收录30余篇,获国家专利40余项,出版教材1部。

蔡恩林教授,男,1978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博士,青岛大学二层次特聘教授,山东省协同创新专家成员、青岛大学光电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军工领域相关项目研究,包括主持加速器放射治疗系统与研究项目,此项目主要用于回旋加速器的国产化;主持用于军事用途的微型铅冷反应堆项目,此项目属于机密等级。主持司法部定制和准备全国推广的智能戒毒仪项目。此外,在军民合作方面,承担多功能全波段高效液相检测系统等企业合作项目,包括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的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在医工结合领域,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康复网络管理平台与开发”项目,项目经费1776万元,目前在研;承担“集成电路芯片可靠性分析、测试及研究”,项目经费1160万元。此外还承担“智能在线色度仪的研制与开发”、“人体三维姿态实时分析系统”、“智能在线医用牵引机治疗系统”等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

1.传感器及微型器件,各种传感器、微型器件的定制研发以及样机制作;微纳光子器件,微纳光纤传感器等,脑机接口电极、医用微型传感器等,各种生物化工、海洋探测等微型集成化传感器的研究与样机制作。

2.6G通信领域、信号处理相关;太赫兹领域相关在医学通信等相关领域的应用与开发、医学信息融合算法等研究与应用;

3.深度学习相关、OPC光学邻近校正仿真、TCAD仿真等领域研究与应用,以及相关器件的开发。

4.集成化光电检测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微弱生光信号等相关仪器的开发与样机制作;

5.集成化控制系统系统以及相关设备的研制与开发,智慧城市相关设备与器件的研发。

于腾副教授,1988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助理,电子信息工程系党支部书记,青岛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实验室主任,青岛市发改委工程咨询院评审专家。近年来,在国际著名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领域发表SCI论文20余篇,并担任IEEEIET旗下多个知名期刊审稿人。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项目,产业合作项目7项。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相关产业研究致力于基于成像视觉的AI算法模型的设计和定制场景的部署落地,包括AI模型设计、以及在服务器端和嵌入式移动端(华为、高通、NVIDIA等芯片)的部署,可以实现各种工业和服务业场景的个性化定制。算法设计和部署包括图像增强、去雾去噪、超分变率;人脸检测和识别、行人检测、车辆检测、火灾检测、以及各种定制场景的目标检测;监控场景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包括异常行为事件检测、越界检测、人群聚集检测等等。研究成果已经在包括智慧监控、AI养殖、智能安防等多个公司应用场景落地使用。






附件【青大教字〔2021〕26号 关于公布青岛大学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的通知.pdf
附件【青岛大学现代产业学院-微纳技术学院实施方案(草案).docx
附件【青大教字〔2021〕17号关于印发《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电子信息学院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香港东路7号 诚思楼4楼  邮编:266071  联系电话:0532-85953300